藏医学奠基经典《四续》说:“药物有原物和配合变成的药物,因此说大地上等万物无一不为药物。”就是说只要配伍得当世界上的万物皆可成为治病药物。因此藏医为了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特别重视药物的配伍。
《四续》诸续概说章指出:“众生身体五元所形成,所治疾病亦因五元生,对治药物仍又五元生,身、病、药物浑然为一体。”人体、疾病和药物皆是由五元所生成,因此用不同性、效的药物治疗与之相对的疾病的特性,使人体失调和紊乱的五元物质重新得以调解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藏医对治病的解释,也是药物按性效配方的理论根据。
《四续》将所有药物以五元归类为土、水、火、风、空5种类型,认为土性药物具有重、稳、钝、绵、腻、干之效,可强筋骨、聚拢组织,主治隆病;水性药物,其效稀、凉、重、钝、腻、软,能滋润机体,主要治疗赤巴病;火性药物,其效热、锐、干、燥、轻、腻、动,可增生体温、焕发容光,主治培根病;风性药物,其效轻、动、寒、糙、燥、干,可使人体组织运动主治培根赤巴合病;空性药物,其效轻、虚,遍行全身,为机体生长提供空间,主治混合病。总之,火性和风性药物有提升催吐作用;土性和水性药物有降下泻利作用。但是,药物性效与疾病特性相宜则可引发疾病或激化病情,例如轻、糙、凉等药性能引发隆病;热、锐、腻等药性能引发赤巴病;重、润、寒、钝等药性能引发培根病。《四续》正是应用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这一疾病的五元属性与药物的五元属性来指导药物配伍的。
二、配方原则
藏药方剂多为复方,而且多味复方所占比例更大。复方中不但有几味组成的方剂,也有数十种味组成的方剂,甚至有百余种药味组成的方剂,而这些众多的复方方剂的配伍,都是以味、性、效理论为指导进行的。因此配伍原则有按味配伍、按性效配伍、按化味配伍和按药物功能主治配伍四点。
所谓按味配伍原则就是依照药物的六种气味及此六味具有的性质及功能进行配伍。藏药学认为,药味有甘、酸、咸、苦、辛、涩六种。
甘者甜也,尝之有舒服感,老少皆喜爱,如甘草、葡萄、红花、竹黄、天冬、黄精、棱子芹及糖、蜂蜜、肉类、油类等皆属甘味药物。甘味的功能,滋补强身、丰满肌肉、焕发容颜、灵敏五官、延年益寿。甘味能治疗消瘦、气管炎、肺病、疮疡、中毒症、隆病、赤巴病等。但是用之过程则会引起发培根病、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