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勤奋向师长求教,拜精通医理和临床实践、为人正直、思想不保守、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为师,毕恭毕敬,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精通医典,掌握临床诊治,做到药到病除。对师长教诲不能阳奉阴违、三心二意、浅尝辄止、不懂装懂。对师要敬如神灵,视为再生父母,知恩图报,即使拜师时间短学得少也要牢记恩典,不忘报恩;学友间要不耻下问,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切磋医技,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②为他勤奋 就是勤奋治疗患者,救死扶伤。诊治疾病要像端着滚烫酥油碗走墙头,抛洒一点就要杀头那样,做到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竭诚服务,甘为人子,竭力及时解除病痛、挽救生命。
(6)懂处世 包括遵守俗人处世规范和学习圣人处世风范两点。
①遵守俗人处世规范 精通世间人际交往,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雅、怜悯贫苦、平等待人、和睦相处,生活简陋、知足不贪,对患者态度温和,耐心诊治,对性格暴躁患者耐心劝导,让其服从诊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②学习圣人处世风范 学习圣人温良恭俭让、识廉耻、能知足、灭贪欲、发慈悲、惜贫怜苦,凡事公允不偏激、做事三思而后行,善于修身养心等的处世风范,赢得“此医生真乃圣人”的赞誉。
2、医生本质
《四续》说:“医生要对病原、受害体、对治药物特性等都要精通,这就是医生的本质。”医生是专精医学,帮助减轻病人痛苦,延长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人。“医为仁术”,医生本质就是治病救人、博爱仁慈。因而作为医生首先必须精通医道,掌握病原,即人体固有的隆、赤巴、培根三种功能物质及其十五种分支功能物质的性质;掌握病原受内外因素干扰发生病变成为邪物,引发疾病这一根本原因;掌握疾病的蓄积、发病、平息和增、损、紊乱的过程;掌握疾病的分类、发病部位、二十种性相及单一病、二合病、聚合病即自性和他性疾病的区分,熟悉疾病的寒热属性。还要掌握受害体,即七精华、三秽物的生化过程和及其功能;掌握食、行、药、械治疗的宜忌,此四对治药物与五元的关系。总之要精通人体生理、病理和药理,进行不发生太过、不足和相反的合理治疗。
3、医生定义
藏医将医生称之“曼巴”、“拉杰”、“帕”。所谓“曼”就是治病,为人体带来益乐之意思,“巴”为名词的后缀字或为“华”字,是英勇、英雄之意